查看原文
其他

异名的枷锁:共读《先锋派困境》|批评·家线下活动|20211119

批评·家| 院外 2022-10-04


批评·家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后勤策源地。自2014年上线以来,“批评”(criticize/ critical)这个与危机(crisis)有共同词根的词,一直是小站不言而喻的基底。在这个空间中,“批评”兼具动词的进攻性与形容词的反思立场,理论与历史得以相互碰撞,从而勾连具体个案与基本议题的交织。本次线下活动“批评·家”不定期地召集批评家与艺术家组织线下活动,以各自的方式面向共同关心的议题,通过每个人关心的议题及创作行动中切身经验的分享,带出对于基本问题的讨论。在这一过程中,批评·家希望建立一种共同的创作、研究,甚至是相互批评的关系。

异名的枷锁 | 共读《先锋派困境》

文本 | [德]汉斯·马格努斯·恩岑斯伯格《先锋派困境》

主讲|马以秀(BAU学社成员)

对谈|岳媛(BAU学社成员)、许佳喆(BAU学社成员)

活动时间|2021年11月19日(周五)|14:30-17:30

活动地点|吾南|上城区浣纱路2号(近定安路地铁站)地下一层

活动提醒|请到场听众佩戴口罩。茶水自理,欢迎点单支持。

异名的枷锁 |


1950年代,斯大林的死、赫鲁晓夫对个人崇拜的谴责以及政治清洗已然发生,苏联艺术家们迎来了短暂的喘息时刻。他们首先探索不同的艺术潮流,重新审视苏联艺术史,研究西方的前卫艺术。但很快,给予艺术家这种自由的人又收回了这项恩赐——“恐怖的统治毫无宽容可言”——1962年12月,赫鲁晓夫参观了在莫斯科艺术馆举办的纪念莫斯科艺术家联盟成立30周年的展览,在此,赫鲁晓夫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,一同遭遇了新的苏联现代主义,愤怒的领导人指责这些作品是“狗屎”和“乱写乱画”,该事件引发了对艺术的新一轮打压。


同一时期,红色中国与苏联正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领导权而暗中较量。一方面,为了赢得数量尽可能多的外国支持者,另一方面,为了摆脱中国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指控,苏联的国内艺术政策与国外艺术政策发生了割裂:对内实行彻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,在1962-1963年间发动了长达8个月的,对苏联抽象艺术与艺术家的斗争;对外采取社会主义多元主义的“多中心”策略,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,但必要时需服从党的要求。这种政策上的割裂,也反应为对“先锋派”一词理解的割裂。在政治上,因列宁将共产党视为革命的先锋派而理解为褒义;在艺术上,则以同样的词语指代所有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家,将他们视为“社会的敌人”。1963年末,肖斯塔科维奇作为官方代言人,在苏维埃艺术家联盟集会上说:“一些有着相当进步信念的艺术家已经受到了先锋主义的邪恶影响。”


本次共读的文章《先锋派困境》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做出的反思,恩岑斯伯格向“先锋派”这样一个含有内在矛盾的术语发问,在文中分析了先锋派的概念、假设和态度。作者指出,尽管冲突的表面是非常激烈的,但无论是先锋派的追随者还是反对者,都不加批判地使用了一个批判性的概念。先锋派的困境源于其自身,并且迫切地需要批评者们对这一前提进行思考。在种种主义、派别万象纷呈的时代,各种各样的修辞和术语都一厢情愿地贴近“先锋派”,却在事实上逃避了自身的责任。最终,这些看似精准的名词不过是一个个异名的枷锁,将历史先锋的潜能囚禁于商品世界与政治角逐中。



文本|[德]汉斯·马格努斯·恩岑斯伯格《先锋派困境》

先锋派困境|上|现如今,一个人只要在有生之年里用颜料覆盖过空白表面、留下信件或是笔记,都有幸可以自称为先锋派的一员……可以肯定的是,如今每一长串名单都声称与这个词有关,它的含义仿佛被一劳永逸地确定了,几乎没有人在提起这个词时停下反思一下。

每对冲突的双方事实上都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一种批判性的概念,在此基础上的话语注定是无力的。


先锋派困境|中|从此,艺术认识到自身的历史性是一种刺激和威胁,然而这种意识的变化还不是它所遭遇的全部……这些困境,就存在于先锋概念自身,在所有诉诸于这个概念的群体中都能得到验证。

然而种种困境从未像今日这般昭然凸显,因为“今日”已将自身展示为“先锋”。


先锋派困境|下|要给今日先锋派记下的一笔账不是批判它走得太远,而是批判它为自己开了后门,批判它在教条和集体中寻求支持,批判它没有意识到它自身的困境——早已被历史处理掉了。它沉溺于一个并不属于它的未来。它的运动是退化。

今日先锋已成为先锋的反面:时序错乱。那难以觉察的却又无穷无尽的风险,亦即艺术家之未来生命的风险——它是今日先锋所不可承受的

Requiem | Ely Bielutin | 1962


"先锋派,一场世纪对话"

20 世纪前30 年的先锋派运动激发了此后持续一个世纪的思想论辩。回看这场世纪对话,有必要先厘清先锋派艺术和通常所说的“现代主义艺术”究竟是何关系?是将先锋派置于连续性的历史中还是将它确立为一个历史断裂点?先锋派与艺术“体制”又有着怎样的关系?本专题选择了几个关键节点上围绕“美学先锋派”理论之争的历史性文本,以期穿透“avant-garde”在20世纪艺术领域的使用、引发的主要问题与争论焦点,爆破出先锋派运动的思想张力。

专题目录|
先锋的时间异构——“先锋派,一场世纪对话”专题代序 / 周诗岩
1863 / 陈传兴
艺术、社会、美学 / [德]特奥多尔· W. 阿多诺,艾寇 译
先锋派困境 / [德]汉斯·马格努斯·恩岑斯贝格尔 撰, [英]约翰·西蒙 英译,陈嘉莹 汉译
浪漫主义和先锋派 / [意 ]雷纳托·波焦利,田延 译
比格尔《先锋派理论》选译 /[德]彼得·比格尔,赵千帆 译
先锋派与新先锋派——回答关于《先锋派理论》的一些批评 /[德]彼得·比格尔,杨娟娟 译
从政治转向美学?/[法]雅克·朗西埃,赵子龙 译
现代性再思考 /[法]雅克·朗西埃,周诗岩 译

后勤|批评是艺术的后勤,艺术是政治的后勤,是感知战争的后勤。批评·家将不定期组织线下活动,批评家与艺术家相互召集,并以各自的路径去思考“未来”的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供需,这便要求双方既探知“敌情”,不沿用旧有的战术与战略;又开拓新的认识视域,寻找新的打法,方能组织成一次有效的威慑。
20211029|先锋派在维捷布斯克
Unovis|艺术的集体与异己
主讲人|岳媛
维捷布斯克的愿景|作为先锋者的马克·夏加尔
主讲人|罗佳洋
20210618|力量圆舞与共通剧场:再谈《无知的教师》
主讲人|姜秦淮、许佳喆、洪昭元 
20210611|真相与神话
晚清民初的画报情境:从《真相画报》谈起
主讲人|黄丹棉 
作为一种言说方式的神话:《神话修辞术》读书札记
主讲人|莫绮莹
20210604|范杜斯堡《新构型性艺术的基本概念》翻译及阅读札记
主讲人|明心
20210514|有知者的边界:《无知的教师》与知性历险
主讲人|赵子龙
20210423|威尼斯的阿尔杜斯
印刷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学术史
主讲人|郑小千
201226|瓦格纳与总体艺术
瓦格纳与他的总体艺术:以《尼伯龙根指环》为例
主讲人|胡志毅
201118|在“我”与“众我”之间
从个体经验到社会研究:质性研究方法概述
主讲人|曾楠希     
剧场:作为社会艺术实践的方法论
主讲人|王子月
200103|媒介与社群
《理解媒介:论人的延伸》导读与讨论课
主讲人|周诗岩、马浩栋等
社群与媒介:黑山舞台
主讲人|农积东
190421|二十世纪先锋派
提奥·范杜斯堡的艺术观念与实践:从荷兰风格派到国际构成主义
主讲人|谢明心
莫霍利-纳吉在德国包豪斯的Vorkurs课程及相关问题
主讲人|王雨林
190419历史蒙太奇
蒙太奇的路径——论戈达尔《电影史》的形式与观念
主讲人|徐若风
190104|加速与狂欢:世纪之交的意大利
“未来主义”文献梳理
主讲人|农积东
19世纪末的佛罗伦萨——《瓦尔堡思想传记》读书报告
主讲人|郑小千
181007|墩墩墩墩
主讲人|楚吉妮
180630艺术与圈
野聊艺术运作形态
主讲人|陈嘉莹
180501|现代之眼
鲁迅与新兴木刻
主讲人|小楼
技术的知觉与观察者的悬置——读乔纳森克拉里的认知考古学
主讲人|莲灿
诱惑媒体: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红场域研究
主讲人|叶v
180123|漩涡逃生记
“漩涡逃生记”——麦克卢汉的水手教程
主讲人|刘雨尘
20世纪原始主义的发现与重构
主讲人|唐念慈
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建筑与后人文主义主体
——《现代主义与后人文主义主体》导论与总结的翻译札记 
主讲人|黄清怡
 “艺术史的边缘——W·J·T米歇尔翻译简介”
主讲人|吴帅
文化研究在台湾主讲人|李丁
171008|除了节日,除了假期,还有塔蒂|连连看
放映《节日》《于洛先生的假期》《我的舅舅》《游戏时间》《车车车》《魔术师》
171002|屏幕 空间 影像诗|创作谈
主讲人|白清文,孙晓宇
170924|丢勒与古代世界
美与真实——从丢勒的艺术与艺术理论谈起
主讲人|吴雪婧
犹太人的血液,汉堡人的心,佛罗伦萨人的精神
主讲人|郑小千
170826|途中的大象·ICE MONSTER|创作谈
主讲人|吴穹、汪洋 
170625|巴尔的摩/巴黎|访学札记
Critic——美国的批评写作
主讲人|刘雨尘
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计划  
主讲人|林紫鸣   
170526|经济人与市民社会
主讲人|夏凡
170514|合起来作:“共艺术合作社”怎么作?
主讲人|黄孙权
170506|“包豪斯”的展1937-1938
纳粹德国1937年“堕落艺术展”研究计划
主讲人|骆舒星
MoMA“包豪斯:1919-1928”展览个案研究
主讲人|陆怡舟
 回复:BAU、星丛、回声、批评、BLOOM,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